2020-03-20
古人雲,陽春三月試新茶。眼下新茶即将上市。近期,許多地方開始進入春茶生産季節。同時茶農也擔心或将遭遇采茶、加工等難題,可能影響今年春茶産銷。其實,春茶遭遇采茶、加工等難題究其原因是勞動力短缺。行業人士指出,加快生産機械化,進一步提升安徽幹燥設備茶業機械化水平,為産業加足馬力,無疑是破解勞動力短缺等難題關鍵。
“明前茶飄香,茶農采茶忙;明前茶是寶,明後茶是草”,如果不及時采摘的話,葉片會越開越大,直接影響後期茶葉風味口感和品質。并且采摘後,須當天将新鮮茶葉交加工廠殺青,不然就會壞、變成廢茶。
雖是如此,但由于複工緩慢,勞動力不足,作為勞動密集型的茶産業,茶葉采收、加工等環節成為當前茶業面臨的難關。那麼,如何突破茶業難關,确保茶葉産量和質量呢?
據了解,目前不少地方相關部門積極幫助茶農解決采茶用工問題,以及茶企應對當前複工複産帶來的困難和問題,針對茶葉生産、加工、銷售等環節,提出強化防疫措施和監督管理,保證穩産穩收。
另一方面積極推廣機械化采茶,并且鼓勵提高茶葉生産自動化、機械化水平,減少采茶、生産用工,既有利于避免人員聚集接觸,降低生産成本,同時确保茶葉産量和品質。
近些年,随着勞動動力紅利的優勢逐漸減弱,勞動密集型食品加工業、茶業等成本不斷上漲,再加上招工難、人員流性大等,給相關産業發展帶來不小的沖擊。而今,伴着食品加工機械以及茶葉機械的快速發展與應用,人工采茶、炒茶、殺青等諸多環節由機器代替的優勢突出,既解決勞動力短缺等問題,穩産保産,又保證茶葉質量,讓不少茶農、茶企嘗到甜頭。
為了加快推動“機器換人”工程,積極鼓勵茶農采茶機械化,大力應用現代化、清潔化、自動化茶葉加工生産線,解決勞動力短缺等問題的同時,穩産、增效保質,實現良性發展。另外,一茶企業引進炒茶、滾筒殺青機、揉撚、提香、色選等茶葉清潔化加工生産線,着力提高茶葉加工質量,實現标準化、自動化生産,提高茶葉産量和質量,保證春茶如期上市。
而今,許多地方茶産業“機器換人”工作備受重視,将現代茶葉機械引入傳統茶葉生産,為茶葉生産加足馬力。業内人士指出,“迫切需要轉變傳統的茶葉生産方式,大力發展茶葉生産機械化,機械化是破解勞動力短缺等難題關鍵”。
如今,茶葉烘幹機、殺青機等茶葉加工機械也逐步從單台機械小規模作業向成套流水線設備自動化、不落地、清潔化生産作業轉變,提效又保質。茶葉機械裝備的驅動在産業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茶農、茶企也應抓住“機器換人”機遇,加快新舊産能的更替,提高采茶、生産加工機械化水平,讓春茶也能如期上市。
上一條: 五大提升綠茶品質新技術
下一條: 聽過不一定見過,這就是綠茶殺青技術